但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工程即将完工的时候,突然从县里传来消息:周国宏违规经营,挪用公款!
“这是哪来的鬼话?”
老陈气得直跺脚,“周总可是为了村里的事,焦头烂额呢!”
但举报信已经递到了县纪委,不查是不行的。
县里很快就派人来了,把账目和工程都仔细检查了一遍。
“这是有人故意整你啊!”
调查组组长私下对周国宏说。
周国宏冷笑:“我倒想知道是谁这么闲得慌。”
顺藤摸瓜,很快就查到了举报人:还是那个化工厂老板的亲戚!
“这帮人还真是阴魂不散!”
周国宏感叹,“不过没关系,咱们光明正大做事,不怕他们使绊子。”
虽然洗清了嫌疑,但这件事还是影响了工程进度。
眼看就要到雨季了,如果管网不能及时完工,很可能会有安全隐患。
“加班加点!”
周国宏下了死命令,“雨季前必须完工!”
村里又一次动员起来。这回连妇女和孩子都上阵了,有的挖沟,有的运材料,有的做饭送水,场面蔚为壮观。
终于,在雨季来临前的最后一天,整个供水系统竣工了!
第一次从水龙头流出清水的那一刻,村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在家里用上自来水!”
老人们感叹道。
周国宏看着大家欢喜的样子,心里也很欣慰。
但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供水只是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农田灌溉的问题还没解决。
“周总,今年的旱情有点严重啊!”
老陈愁眉苦脑地说,“眼看麦子就要抽穗了,再不下雨,今年的收成可就成问题了。”
周国宏也很发愁。
虽然解决了吃水问题,但灌溉用水还是靠天吃饭。
正琢磨着对策,突然从县里传来一个好消息:国家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有补贴!
“这是好事啊!”
周国宏一下子来了精神,“咱们正好可以申请这个项目!”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节水灌溉需要专业技术和设备,村里人行吗?
正为难时,杨小辉主动请缨:“周总,让我来试试!供水站的事我已经摸熟了,这灌溉的事应该也差不多。”
周国宏看了看这个年轻人,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好!那就交给你了。不过得先去学技术,这可不是小事。”
“没问题!”
杨小辉拍着胸脯保证。
很快,在周国宏的安排下,杨小辉和几个年轻人去了县农技站,专门学习节水灌溉技术。
回来后,他们立即开始实施试点:在村东头的几亩地上安装滴灌设备,看看效果如何。
结果出人意料地好:同样的水量,滴灌可以浇灌的面积是传统方法的三倍!
而且农作物长势更好,产量预计能提高20%!
“这技术真是太神了!”
村民们惊叹不已。
但好事多磨。就在大家打算大范围推广时,邻村突然找上门来闹事:
“你们凭什么在河边修水泵站?那是我们邻村的地界!”
原来是为了灌溉,村里在河边修了个小型水泵站,但这引起了邻村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