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改变呢?并非工作上的起伏变动,而是她腹中已然孕育了新生命。
这一天,阳光有些晃眼,李依依挺着已然显怀的大肚子,和众人一同来到了知青院。
时光匆匆,不过一年光景,知青院已然人满为患,林林总总加起来,竟有20多人了。
这些新来的知青,各自有着不同的境遇。
有的人实在难以忍受生活的艰苦,为了寻得一处安稳,便选择和村里的姑娘、汉子们结婚,将自己的人生与这片土地仓促绑定;
还有的人,命运弄人,被他人算计,失了清白,无奈之下,只能走上婚姻的道路,在这陌生的地方寻求一丝依靠。
李依依静静地站在一旁,像是一个冷静而疏离的看客。
她看着这些知青,有人在困境中依然努力挣扎,试图抓住生活的希望;
有人却在挫折面前选择了沉沦,放弃了曾经的梦想;
还有的人,日复一日地麻木度日,对周遭的一切都失去了热情。
她的眼神里透着怜悯与无奈,她知道,自己虽有心,却无力改变所有人的命运。
她能做的,也仅仅是在有人即将撑不下去的时候,偷偷地伸出援手,给予一点微薄的帮助。
因为她明白,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神明,在如今这样复杂的形势下,明哲保身才是最为稳妥的生存之道。
就拿徐家来说,即便徐家做事向来周全,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也没能逃过多次严苛的搜查。
每一次搜查,都像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全家人都提心吊胆,虽然最终什么违禁物品都没有被搜到,但这样一次次的折腾,早已让人身心俱疲。
徐父所处的位置太过重要,引得无数人觊觎,那些暗处的目光和涌动的暗流从未停歇。
若不是上面有几位大人物联手力保,徐家恐怕早已在这汹涌的政治洪流中被无情吞没。
一旦到了那个地步,摆在李依依和徐家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要么一家人一起下乡,或者是去农场改造;
要么就只能狠心断绝关系,各自求生,这两条路,无论哪一条,都是李依依内心深处极力抗拒、不愿选择的。
好在,他们都顽强地坚持了下来,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可他们还是咬牙熬过了这最为艰难的时刻。
李依依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远方,沉浸在回忆与感慨之中。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大吼将她猛地拉回现实。
“你们这又是在闹什么?三天两头的,还让不让人消停?你们还是知识分子呢,简直连我们这些泥腿子都不如!”
李爷爷满脸怒容,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他的声音因为愤怒而有些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