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李准、袁总督与增琦将军齐心协力,共同制定了详尽周密的管控方案。他们深知,在这场危机中,稳定民心至关重要。因此,他们不仅加强了军事防御,还注重了民生保障,确保城内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他们设立了临时救助站,为受影响的民众提供食物、药品和临时住所,同时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防止哄抬物价和囤积居奇的现象发生。
城内的街道上,一队队士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巡逻。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对过往的行人与车辆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确保城内秩序井然。同时,他们还设立了多个检查站,对进出城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盘查,防止叛乱分子混入城中或潜逃出境。
然而,李准深知,仅仅依靠武力管控并非长久之计。为了从根本上化解士兵的抵触情绪,他当即命令协统张哲培紧急起草告示。张哲培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字斟句酌地精心撰写告示内容。告示言辞恳切,情真意切,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它呼吁士兵们停止暴力行为,回归正轨,共同守护广州城这片共同的家园。告示还郑重承诺,只要士兵们愿意迷途知返,必将得到妥善的安置与宽大的处理。同时,告示还公布了举报渠道,鼓励民众积极举报叛乱分子的行踪和线索。
告示撰写完毕后,即刻被张贴于城中各处显眼的位置。百姓们见状,纷纷驻足观看,人群中传来阵阵窃窃私语。一些原本对局势感到绝望无助的人,在看到告示后,眼中不禁燃起了一丝久违的希望之光。他们开始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危机。
考虑到众多士兵曾在陆军小学堂接受训练,与陆军小学堂总办黄士龙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或紧密的情感联系,李准深思熟虑后,决定委派黄士龙前往燕塘新军营进行劝谕。黄士龙怀着沉重的心情踏入新军营,面对那些曾经熟悉的年轻面孔,他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些士兵们之所以走上歧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因此,他苦口婆心地用真诚的话语试图唤醒士兵们内心深处的理智与良知,期望他们能够迷途知返,重新回归到维护省城稳定与安宁的正义队伍中来。
在黄士龙的劝说下,一些士兵开始动摇,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偏离了正义的轨道。最终,在黄士龙的带领下,一部分士兵主动放下了武器,选择了投降。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新军营,更多的士兵开始效仿,选择回归正道。
在这场危机中,李准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毅然摒弃前嫌,主动寻求合作。他与袁总督、增琦将军携手并肩,共同制定了详尽周密的管控方案,并通过起草告示、委派劝谕人员等方式,努力化解士兵的抵触情绪,维护城内秩序。同时,他还积极与各界人士沟通协商,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然而,未来的局势依旧充满变数。新军之乱的根源并未完全消除,外部势力也可能趁机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