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渔翁在一旁用力点头,附和道:“老将军说得对极了,我们陵水汦的渔民出海,全靠这《更路簿》指引方向。” 他的脸上,洋溢着对《更路簿》的深深信任与依赖,那是在多年海上漂泊生涯中积累下来的深厚情感,恰似对至亲之人的眷恋,无比真挚。
李准又好奇地追问:“邝大哥,每次出海前,是不是都得仔仔细细研读这《更路簿》啊?”
老渔翁神色凝重地点点头,认真说道:“那是自然,每次出海前,我都要反复翻看,把里面关于航线、暗礁位置、水流变化等记载都琢磨得透透彻彻,心里才觉得踏实。这《更路簿》对咱们渔民来说,就跟命根子似的,要是没了它,在这茫茫大海上可就两眼一抹黑,啥都抓瞎咯。”
王雪岑这时也饶有兴致地凑了过来,问道:“邝老哥,这《更路簿》既然如此重要,那传承的时候想必也有诸多讲究吧?”
老渔翁神情庄重,缓缓说道:“那是肯定的,这《更路簿》传男不传女。而且在传给下一代之前,得先让他跟着出海历练,把海上的各种门道都摸熟了,才能郑重其事地交到他手上。”
李准感慨万千地说道:“这《更路簿》可真是了不起,是咱们南海渔民生存繁衍的秘籍宝典啊。”
老渔翁微笑着说道:“是啊,这都是祖祖辈辈在海上摸爬滚打,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要不是靠着《更路簿》,哪能这么容易找到。” 说着,他抬手轻轻指向周围的浅水区。
李准凝视着这片充满生机的海域,若有所思地说道:“邝大哥,你们这些宝贵的经验,对我们深入了解南海、守护南海,可真是帮了大忙啊。”
老渔翁憨厚地笑了笑,真诚地说道:“咱都是为了这片海,能帮上忙那是应该的。”
提到海上劳作,老渔翁来了兴致,站起身来比划着说道:“就说撒网捕鱼吧,天还没亮透,我们就得起身准备。我和伙计们把那张大网扛到船边,一人站在船头,瞅准了鱼群可能出没的方向,喊一声‘起’,大家齐心协力,把网用力甩出去。等网在水里沉了一会儿,估摸着差不多了,大伙就开始收网。这收网可费力气了,得一点点地把网绞上来。每个人都咬紧牙关,双手飞快地倒腾着网绳,等网慢慢露出水面,看到那活蹦乱跳的鱼儿,心里就觉着这辛苦都值了。”
众人听着老渔翁的讲述,仿佛亲眼目睹了他们在海上辛勤劳作的场景,不禁对这位朴实无华的老人和他手中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更路簿》肃然起敬,仿佛透过他,看到了南海渔民们在这片辽阔海域上生生不息、坚守传承的伟大身影。
那么,老人的儿子到哪里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