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岑缓慢说:“回顾中国历朝历代的传统观念,向来都是重陆轻海。一方面,古老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早已在国人心中扎下根来,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土地仅仅指代陆地,浩渺无垠的海洋压根儿就未被纳入土地的范畴考量之中;另一方面,彼时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世世代代扎根于陆地生活,持有户籍门牌号,陆地上万物丰饶,为人们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充足的生产生活物资,相较而言,在当时人们的认知里,海洋似乎显得贫瘠荒芜,难以给予同样丰富的资源。”
李准叹气:“纵观历史,中国的历代帝王们大多定都于西安、洛阳、北京等内陆城市。即便是明朝郑和率领船队浩浩荡荡七下西洋,其主要目的也仅仅是开展国际贸易交流经过南海,并非大规模地从海洋中捕捞获取生活物资,所以对海洋权益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王地岑激动说:“自蒸汽机横空出世,英国等一众西方国家借工业革命的东风迅速崛起。英国、荷兰、法国、葡萄牙以及北欧诸国等海洋强国,它们发家致富的路径并非依靠常规的海洋捕捞作业,而是凭借着烧杀劫掠,充当海盗抢夺商船货物,或是对殖民地进行野蛮掠夺。也正因如此,早在许久之前,英国人和德国人便偷偷摸摸地在中国海域频繁测量航行路线图,处心积虑地为殖民东方世界精心筹备布局。如此一来,诸多中国海岛在英国绘制的地图上有着明确标注,可在中国官方绘制的地图上却难觅其踪影。”
李准说:“我们沿海地区渔民不是有手抄的航线图吗,对这些海岛是有所记载的,但此类信息极为隐秘,外人知之甚少,哪怕是普通的渔民,也大多未曾有幸目睹,只因这航线图属于渔家高度机密,唯有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船老大方能掌握。”
王雪岑感慨说:“你说的是‘更路薄”,你应该找一本浱人送到北京云,告诉日本人,这是我中国渔民祖宗留传下来的珍宝,想他是不敢抵赖的。”
半个月后,外务大臣袁世凯收到广东呈上来的更路薄海图,他如获去至宝,第一时间将其出示给日方。然而,日本公使林童却依旧冥顽不灵,百般抵赖,拒不承认海图的证明效力,还狡黠地狡辩道:“虽然这海图确实是渔民使用的,但民间手工绘制的只是民间传说,偏差很大,并不能证明这里就是东沙。你们必须要有官方人士正式印刷的海图上,明确标记为东沙,我们日本才能接受,否则,我方断难认可。”
消息传回广州,李准跌足捶胸,号声痛哭。
日本公使林童死不认账,李准悲痛欲绝。可东沙岛主权岂容拱手让人?清政府还能从何处寻找铁证?李准会就此放弃吗?还是会在绝望中另辟蹊径,挖掘出足以让日本无法辩驳的证据?这场关乎国家领土的主权博弈,究竟将走向何方?
东沙岛的命运,又会在这重重困境与未知中,迎来怎样的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