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准听后,不禁拍手称快,笑道:“想不到一向嚣张的日本人,也有如此狼狈的一天。”
张人俊接着说道:“国际社会对日本在朝鲜的殖民统治行为也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和谴责。美国,这个在亚洲有着重要利益诉求的国家,对日本在朝鲜的扩张十分担忧。他们担心日本在东亚地区的势力过度膨胀,会影响到自身在亚洲的利益布局。欧洲一些国家的媒体也纷纷站出来,对日本在朝鲜的暴行进行了曝光和报道。这些报道就像一颗颗重磅炸弹,在国际舆论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使得日本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一落千丈。”
李准嘿嘿一笑,说道:“这个我倒是有所耳闻。” 张人俊越说越激动,眉飞色舞地继续道:“与此同时,日本国内经济也陷入了严重的衰退泥沼。工业生产仿佛遭遇了一场巨大的风暴,遭受重创。许多工厂因资金短缺,就像断了粮草的军队,无法正常运转。再加上市场萎缩,产品滞销,只能被迫减产甚至停产。曾经蓬勃发展的纺织业,作为日本重要的工业支柱之一,此时也陷入了绝境。原材料价格飞涨,犹如脱缰的野马,让企业成本大幅增加。而生产出来的大量纺织品却积压在仓库,无人问津,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众多纺织工人失去了工作,生活陷入了绝境,只能在街头流浪,艰难度日。 在农业方面,日本同样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连续的自然灾害如同恶魔肆虐,使得农作物大幅减产。洪水咆哮着冲毁了农田,干旱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农民们辛苦劳作一年,却几乎颗粒无收。粮食价格因此急剧攀升,普通民众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民众的不满情绪如同火山下涌动的岩浆,在地下暗暗积聚,随时都可能爆发。 在国际上,日本的处境也同样艰难。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上,日本与周边国家的矛盾日益尖锐。他们对朝鲜半岛的侵略行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朝鲜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让日本深陷战争的泥沼,难以脱身。同时,日本在与欧美列强的竞争中,也逐渐处于劣势。在国际贸易中,日本的产品受到欧美国家的贸易壁垒限制,出口量大幅下降。曾经畅销的商品如今堆积在港口,无人问津,成了一堆堆滞销的废品。而且,日本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孤立地位也愈发明显,其野心勃勃的扩张计划遭到了众多国家的抵制,此时的日本,就像一只孤独的困兽,四处碰壁。”
李准听后,陷入了沉思,缓缓说道:“我还真不知道日本如今面临着这么多难题。”
张人俊神色严肃,说道:“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之下,日本内阁已然成为了众矢之的。民众将对经济困境的不满和对国际局势的担忧,都一股脑地发泄到了内阁政府身上。各地不断爆发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民众高呼着要求内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经济状况,停止对外侵略,恢复国家的和平与稳定。然而,内阁成员之间却矛盾重重,在应对危机的策略上分歧巨大,根本无法形成统一的决策。他们面对经济衰退和国际舆论的双重压力,显得束手无策,完全拿不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李准神情认真,说道:“安帅,我明白了。如今这形势,我们不必惊慌,要沉得住气。另外,我会叮嘱陈会长,让他再添一把火,把日本人烧得更焦头烂额。”
张人俊点头表示肯定,说道:“对,我们还要在暗中再使把劲。当然,暗中的军事准备也绝对不能松懈。”
李准哈哈大笑,说道:“安帅,这个您放心,我一直在准备着呢
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日本内阁的支持率急剧下降,在国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削弱。终于,在 1908 年,日本内阁不堪重负,集体宣布辞职。这一事件如同一场强烈的地震,震撼了整个日本,标志着日本旧的政治格局彻底崩塌,也预示着日本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动荡时期。然而,日本对东亚的侵略野心却并未因此而收敛,反而愈发迫切和坚定。
与此同时,日本 “若妻号”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悄悄退回了台湾海峡。至此,日本海军对广东沿海历时三个月的武力胁迫警报自动解除。但李准心里清楚,日本人对他的仇恨只会更加深重,他与日本人之间的正面一战,迟早会来临 。
日本内阁倒台,海军威胁暂时解除,可李准深知,更大的危机或许才刚刚开始。日本侵略野心未灭,他们会如何重新布局,对李准展开报复?李准又该如何在暗流涌动的局势中,一边筹备军事力量,一边联合各方持续给日本施压?在这片看似平静实则危机四伏的东亚海域,一场新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李准能否再次带领众人,在这场关乎民族命运的博弈中赢得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