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沉默不语、静静聆听的张人俊,此刻眉头紧锁,仿若有一团解不开的愁绪将他紧紧笼罩。他微微摇头,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在寂静的房间内回荡,仿佛是对这乱世的无奈悲吟,瞬间打破了屋内短暂的激昂氛围。
“任庵啊,” 张人俊忧心忡忡地开口道,“倘若联军久攻广东不下,转而改变策略,挥师北上,直逼天津、北京,那可如何是好?这大清的江山社稷,岂不是危在旦夕?”
李准的脚步戛然而止,仿若被一道无形的绳索猛地拉住。方才还洋溢在脸上的兴奋之情,瞬间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如深渊般凝重深沉的神色。他缓缓抬起头,目光透过那雕花窗棂,望向远方无尽的黑暗,仿若要穿透层层迷雾,洞悉那变幻莫测、波谲云诡的局势。
良久,李准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沙哑,带着几分对局势的无奈与对未来的隐忧:“现今袁世凯统领的北洋六镇新军,早已非昔日那不堪一击的北洋水师。只要袁世凯能坚守民族大义,不沦为外敌的走狗、汉奸,单凭联军想要灭掉这装备精良、兵力达 8 万人之众的天津新军,绝非易事。再者说,联军倘若真的胆敢南北同时开战,战线拉长,兵力分散,首尾难以兼顾,他们离覆灭的下场,也就不远了。”
言语之间,李准一方面将那星星点点、看似微弱的希望,寄托于袁世凯的新军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拱卫京城,成为大清王朝抵御外敌的最后一道坚固屏障。他的目光深处,隐隐透着一丝期许之光,仿若在黑暗无边的夜空中,看到了一颗若隐若现的启明星;而另一方面,他的心底却不由自主地勾勒出一幅联军南北夹击、大清国土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的惨烈画面,忧心如焚。
他下意识地双手抱胸,手指紧紧抠住臂膀,仿若只有这样,才能稍稍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随后,他又在屋内来回踱步,沉重的脚步声仿若奏响了一曲时代悲歌的前奏,每一步都踏出了无奈、挣扎与对家国命运深深的牵挂。他深知,在这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博弈棋局之中,自己与大清王朝已然陷入了绝境,每一步棋都关乎生死存亡。他的内心在微弱如烛火的希望与无尽仿若深渊的担忧之间苦苦挣扎,仿若置身于惊涛骇浪中的孤舟,找不到方向。只能暗自垂下头颅,紧闭双眼,在心底默默祈祷上苍庇佑,莫让局势如脱缰野马般,朝着那最坏的方向一路狂奔,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