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揭阳县乃是李准父亲李铁船任职广东的第一站。当年,揭阳曾遭遇严重的台风水灾事故,李铁船心怀慈悲,个人慷慨捐出了不少银子,全力救助受灾百姓,成功救活了很多人的性命。这是李铁船的第一次赈灾善举,潮汕百姓对其感恩戴德,铭记于心。而这也为李准后来在赈捐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深厚的民心基础,犹如一颗善良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当李准踏上汕头的土地时,他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压在肩头。他的母亲便是因为随同父亲到揭阳县任职,在途中遭受海上颠簸,病情加重而不幸辞世。他深知,这场即将在黄冈展开的战斗的胜负,关系到整个广东的命运走向,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历史进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仿佛在向这片土地宣誓,他必将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扞卫和平与安宁。
革命党东西两端同时起事,清军东西两边防线也同时失守,李准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局势,只得兵分两路分别救援。他果断命令吴宗禹部由澄海之樟林出发,前去救援井洲被围的黄金福部;同时,命潮阳防营游击赵月修率王月义等攻击敌军,以解饶平之围。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无数人的生死存亡,李准的心中虽然充满了压力,但也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他坚信,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与麾下将士的英勇无畏,一定能够带领着队伍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扭转战局。起义军号称 5000 多人,但实际真正能够投入战斗的兵力却不到千人。由于此前与黄金福部相持了数日,已消耗了不少兵力与物资。如今,面对李准率领的强大生力军加入战斗,革命军在实力上显然难以与之抗衡,仅激战一天便败下阵来,无奈地逃向西北部山区。总兵黄金福部在李准的救援下,终于得以脱险。
李准随后集合所有部队,对黄冈发起猛烈攻击,革命军见李准的攻势如排山倒海般势不可当,为保存实力,只得弃城逃往云霄山绍安等福建山区。
当所有战斗终于结束时,赵士率领的新军才姗姗来迟地抵达汕头。李准当时对此毫不知情,其实新军标统赵士的真实身份是同盟会员。当时同盟会南方支部原本计划要求赵士趁此机会发动起义,同时在三个的方向清军开战,形成强大的战略攻势。然后而,由于他刚到新军不久,工作尚未全面深入展开,同盟会在新军中的势力还不够成熟,根本无法有效地掌控新军。若此时贸然起义,不但不可能取得成功,反而还将彻底暴露同盟会在新军中的长远发展规划,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赵士巧妙地采用拖字诀,成功骗过了李准和清政府,暂时保住了同盟会在新军中的秘密力量。
那么,赵士率领的新军会悄然起义吗?